Search

【小大人的內心,更渴望被好好照顧】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過度付出者的童年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小大人的內心,更渴望被好好照顧】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過度付出者的童年,往往被迫成為「小大人」。被要求扛起家庭的責任,可能是長期協助照顧病老的長輩、安撫被家暴的父親或母親、打工減輕家中經濟負擔。他很少有自己的時間,大多拿來幫忙這個家,也習以為常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他通常有一個在情緒或相處上非常緊密的父親或母親(但父母未必覺得與孩子是緊密的),這個重要的照顧者與自己的情緒總是混淆在一起,也就是對方開心的時候自己也開心,對方難過的時候自己也難過。這個分擔情緒的過程,讓孩子成了照顧者的「情緒配偶」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這種感受會持續影響孩子,直到現在仍用某些形式滿足父母,即使有很多抱怨依然能找到理由去滿足父母,像是孝順,所以堅持勤奮地付出。這種狀況會使他容易找到類似父母的伴侶,大多時候不是有意的,而是發現有個方式能令對方感到開心,這使他有成就感,因為能夠被愛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對童年顛簸的孩子來說,被愛才是最重要的。他學習到只有努力付出才會被愛,只有更努力持續付出才會被一直愛下去。即使對方不是自私的類型,也可能會被寵壞了,習慣當作接收的那方,讓過度付出者認為:「你都把我視為理所當然!」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尤其女性從小被灌輸要多付出、要會包容、要懂得犧牲和成全另一半,同時不該提出自己的想法,而是要去迎合別人。這也影響她對父母的愛,從極為渴望到逐漸失望,就算真的給了,也不再信任那是真實的愛,因為是自己委曲求全換來的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這一份因為缺乏愛的焦慮,需要有人看見,需要有人告訴她: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「這些年來妳辛苦了,我知道妳為我付出很多,我都有感受到,謝謝妳。妳可以不用再這麼努力,我也會一樣愛妳。」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📚文字出自我的新書《為什麼我們總是愛錯?》
博客來:https://reurl.cc/e8o7nb
誠品:https://reurl.cc/2gkxrE
金石堂:https://reurl.cc/4m7kav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         
🔽追蹤我的Instagram,限時動態你問我答
https://reurl.cc/N6m5RQ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【失戀花園專欄】https://goo.gl/3HIJMU 【女人迷專欄】http://goo.gl/YPpg3V 【泛科學專欄】http://goo.gl/od7tfe 透過書寫,致力從紛擾的社會中尋找愛與真實的本質。 合作、邀約或諮詢,麻煩私訊本專頁或寄至:[email protected],謝謝!
心理諮商、心理諮詢。探究強迫症、焦慮憂鬱、感情困擾、原生家庭議題等?
View all posts